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资讯 汽车资讯

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汽车反垄断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2024-10-20 人已围观

简介1.汽车行业究竟可能存在哪些垄断行为?2.汽车零部件反垄断是谁掐住了咽喉命脉?3.反垄断法出台国产车会降价吗4.反垄断法的出台对4S模式的影响大吗?具体的原因有那些?汽车行业究竟可能存在哪些垄断行为?盖世汽车网近期针对汽车垄断话题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以上的人士认为汽车行业存有垄断行为,且多表现为纵向垄断。 所谓纵向垄断,是指同一产业或品牌中处于不同经济层次、无直接竞争关系的商家之间通过某种联

1.汽车行业究竟可能存在哪些垄断行为?

2.汽车零部件反垄断是谁掐住了咽喉命脉?

3.反垄断法出台国产车会降价吗

4.反垄断法的出台对4S模式的影响大吗?具体的原因有那些?

汽车行业究竟可能存在哪些垄断行为?

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汽车反垄断是什么意思

盖世汽车网近期针对汽车垄断话题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以上的人士认为汽车行业存有垄断行为,且多表现为纵向垄断。 所谓纵向垄断,是指同一产业或品牌中处于不同经济层次、无直接竞争关系的商家之间通过某种联合所实施的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在汽车行业的表现为汽车制造商对经销渠道、下游产品价格的绝对控制,从而实现垄断。具体而言,汽车行业可能包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进口车通过“总代理制”掌控绝对话语权 一辆欧洲售价9.1万美元(约合56万元人民币)的宝马6系650i到中国后售价暴增至200万元,一辆排量为3.0T的新款奥迪Q7,在北美售价仅为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而国内价格却超过100万元。不少车企将此归结为中国汽车进口的高关税,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我国进口汽车需要缴纳三种税,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按照我国的税率,排量超过4.0升的进口车按税额最高一档征收,完税后价格增加一倍左右。而事实上绝大多数进口汽车没有到这个排量,纳税低于这一税率,然而在中国的售价却高得离谱。因此,有专家表示,进口汽车的总代理制的经销模式才是其在华捞金的“重要庇护伞”。 据了解,早期中国通过允许成立多个总代理商的形式控制汽车进口贸易。随着汽车销量的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颁布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要求跨国公司统一销售渠道,收回原先总代理商的总经销权,最终形成了一家总经销商对市场支配权的绝对“垄断”。总经销商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自行挑选经销商,并对经销商的经销行为进行规划。因此,总经销商在车辆价格的制定、车型数量的敲定、以及售后维修等方面无疑有很大的操作价格的空间。 2、 控制经销商最低售价 由于渠道单一,各大经销商在实际经销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汽车厂商在向经销商压库存的同时,还会对售车最低价进行了限定,并美其名曰“保护品牌美誉度”,一旦突破底线,经销商将面临惩罚。如此一来,此举无异于限制了经销商之间基于市场需求的公平竞争。而《反垄断法》第六条明文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并在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不过目前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垄断仍在调查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协会正在对进口车汽车价格进行摸底调查。 3、 强制经销商搭售滞销车型 除了强压库存,一些厂商还针对经销商制定了强制搭售的商务政策,要求经销商在批售热销车型的同时搭配销售一些滞销车型。此举从厂商来讲,无非是为了消化库存,但是对经销商而言,无疑等于增加了销售压力,并不得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 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显然,搭售也属于反垄断法遏制的行为之一,只是对于条款中对于“正当理由”的界定需要有更多的阐述。 4、 零部件垄断成“利润奶牛” 比起整车销售,近年来经销商更过的经营利润来自于零部件以及售后维修服务等。然而,绝大多数厂商对于零部件销售渠道也采取了垄断的经营方式。经销商必须销售主机厂的原厂零部件,不得销售来自市面上的其他零部件。一旦消费者买了非原厂配件的零部件将不再享受保质服务。 不仅如此,汽车厂商对于供应原厂备件的供应商也持非常强势的态度。不允许供应商直接向市面供应零部件产品,特别是经销商,否则采取减单或者取消配套资格的惩罚措施。而这样做的目的显然还是为了保证利润,据某欧美合资品牌4S店的零件采购部门负责人透露,零配件厂为汽车生产企业配套加工的配件,汽车生产企业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加价30%供货给4S店,4S店为了利润,在厂家默许下又加价30%甚至更高卖给车主,最终4S店卖给车主的配件,价格比出厂价翻了几番。 《反垄断法》中第十七条指出,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而汽车厂商为了自身利润,不顾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限定规则消费的做法,显然侵犯了消费者自由选择、自由消费的权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汽车行业的纵向垄断已经存在一段时间。此次由进口车掀起的反垄断呼声警示我们,汽车行业的一些旧的经销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侵犯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政府与车企需共同努力谋求改革,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汽车零部件反垄断是谁掐住了咽喉命脉?

汽车零部件巨头:Bosch博世、德尔福、伟世通、日本电装、法雷奥、Lear李尔、DANA德纳、ZF采埃孚、Faurecia佛吉亚、GKN纳铁福、MICHELIN米其林、JohnsonControls江森、TRW天合、Continental 大陆。这些巨头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最重要的是某些零部件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还有一些隐形巨头,比如机加工刀具制造商,甚至发生过一个刀具产品改变发动机制造行业这样的事情。总之反垄断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毕竟自身的基础工业太差,离开了别人就没法玩了

反垄断法出台国产车会降价吗

进口车降价顶多只会导致合资车降价,自主品牌车价格利润已经很低了,甚至不少车还是亏本生产的,降价不现实。

汽车反垄断调查让进口车纷纷降价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知道现在进口车、合资车是有多暴利,以前说中国进口车价格高是中国那300%的汽车进口税造成的,但是汽车进口税早就下调到42%了,可是进口汽车价格一点没变。并且合资车还一再加价减配,力图性价比与进口车一致,甚至低于进口车,逼中国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进口汽车。

在美国一辆宝马的售价不过2多万美元罢了,配置也比中国合资的宝马高。但是在中国就卖那么贵。

前年进口税下调,至汽车反垄断调查之前都丝毫不影响进口车的售价。

商人终究是商人,对于商人来说,一件东西他卖100万能销量好绝不只卖99万,甚至还在想着怎么卖150万,哪怕成本只有10万。

但是中国人就是迷信外国货,就是觉得外国品牌高上大,自主品牌低端。并且不少人还认为一分钱一分货。

自主品牌汽车这些年发现他们做好车没人买倒贴钱,只有在10万以内的这个低利润的价格区间有市场,还能有点微薄的利润。只要超过10万的车,不管做的再好,消费者就凭一个品牌就把自主品牌否定掉了,很少有消费者会认认真真的对比下,进口车、合资车、自主品牌的用料、做工、技术、质量。都是听说自主品牌差就认定自主品牌差了。

10万以内的成本,能做出什么好车来呀?一直固守这个价格区间必定是恶性循环。

国家搞汽车反垄断的目的除了让老百姓明白现在进口车、合资车是有多么暴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紧缩自主品牌汽车在低端市场的生存空间,逼自主品牌车降低在低端市场的投入,促使自主品牌车向中高端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保住自主品牌最近进攻中高端市场的热潮。

其实现在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做的产品并不差,投入的也不少,只是销量不行,基本都在亏损状态,不管什么商人,某个方面亏一点可以,但是连连亏损,长期亏损不见曙光,那肯定要推出这方面不做了。

国家最怕的就是自主品牌现在进军在中高端的这一波热浪中因为亏损巨大,不继续坚持做下去全部退下来,以后谁也不敢进军中高端市场,让中国汽车业永远处于低端制造业水平。

汽车反垄断抽掉了自主品牌汽车回归低端市场的退路,让自主品牌必须往中高端上,不许回头。

其实在自主品牌近5年来还是飞速进步的,只是汽车品牌的质量口碑不是现在产品的口碑,而是10年前的产品质量的口碑。

就比如10年前的大众。10年前的大众在人们眼中也是低端车,日系什么的才是高端车。大众那时候定价比人家日系低,质量上面也一丝不苟,用料也比人家日系好,但是销量就是上不来。结果10年过去了,大众那时的车的质量那个好呀!用了10多年了,桑塔纳现在大部分都还能跑,大众的品牌树立起来了,现在大众加价减配销量依旧是全国第一。现在的大众速腾断轴、途观断轴、DSG事件……质量事件还真不少。18万的速腾用非独立悬挂,12万的polo用鼓式刹车。这些配置自主品牌车8万以内的都有不少是独立悬挂、盘式刹车的。不说国产,就连10万不到的福克斯都是独立悬挂盘式刹车。但是现在大众销量依旧全国第一。

10年前的自主品牌车的质量、性能、安全性确实都很差。所以今天的自主品牌口碑不行。

一辆车质量到底好不好,5年是看不出来的。而自主品牌车有大的进步也就最近这5年时间而已,也就最近两三年飞速进步而已。两三年的车的不出质量问题怎么能说明质量好?

但是最近这5年来国产汽车的发展不得不说的突飞猛进。只是国产汽车的口碑还是10年前的国产汽车的产品的,不是现在国产汽车的。

下面我再来谈一下现在自主品牌车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2013年汽车制造数量占到全球的40%,从事汽车制造的人员最多,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谁做的多谁进步快的。现在合资汽车暴利,合资企业赚钱赚翻了。中国的这些合资企业现在都在努力为做强资金的品牌进军中高端市场而努力。

这些企业现在都在把他们在合资挣到的钱,用在树立自己的品牌,中国的自主品牌上。

现在的工业模式与以前的工业模式完全不同,比如笔记本电脑,不管什么芯片(CPU、主板芯片、显卡芯片)都是美国英特尔、AMD、英伟达公司生产的,不管什么集成电路板(主板、显卡板)都是台湾、香港生产的,硬盘大部分产自泰国,内存产地多一点,但事实上全球也就四五家内存生产商,液晶屏就日本索尼、韩国三星、台湾友达生产。不管你的笔记本是神舟、联想、华硕、戴尔、惠普、索尼、苹果、外星人其实主要的配件都不是他们研发制造的,他们只负责采购配件组装电脑。这里面只有苹果与其他产商不一样,因为苹果用的系统和其他不一样,苹果还要负责优化他们的系统与硬件的兼容性。但是其他电脑都是一样的,根据权威机构调查,这些品牌里质量问题投诉及返修率最高的竟然是惠普,而神舟的质量问题只是中间水平。只是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便宜的质量问题多,贵的质量问题少,却不会想到是商家的销售手段。神舟只不过是天真了点,利润率只定到20-30%而已,而像索尼这样的敢把利润率定到300%以上。

扯远了,还是回归汽车。现在的汽车也是类似这么个工业模式。相比电脑而言汽车复杂程度不是复杂了一星半点儿。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工业产品,现在除了汽车三大件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是严格的技术封锁,就算这三大件严格封锁,其中变速箱也是采购得到的,只是能采购到的变速箱的技术水平肯定没法和宝马、奔驰、奥迪比,但是也能达到20万的合资车的变速箱的平均水平,因为这个价位的合资车的变速箱不少也是靠采购其他公司的。除了三大件外其他配件就几乎没有所谓的封锁了。不论哪家公司绝大部分其他配件都是采购相关的汽车配件公司的产品,比较明显的比如轮胎,都是采购什么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倍耐力、马牌、邓禄普……轮胎公司的,除了轮胎其他什么刹车片、刹车盘、蓄电池、电控设备、避震器……都是靠采购汽车配件产商的,而非汽车公司自己制造。除了各种配件外,底盘调教、操控调教、刹车调教也完全能请国际一流相关公司来完成。汽车外观设计内饰设计更不用说了。

汽车整车生产除了配件、调教,还要做的任务就是装配,所谓的做工差距就是在装配这个环节,先进的装配技术要靠先进的高度自动化的汽车生产线来实现,这样的生产线建设一条,造价就是几百亿上千亿。这些是10年前的中国汽车企业做不到的,但是近5年来一家接一家的中国汽车企业做到了。

上面都只是理论,是骡子是马必须拉出来溜溜。

下面就用自主品牌车与合资车、进口车用实测来比拼。看看现在自主品牌到底达到什么水平。

用多个自主品牌车取长补短和合资车PK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一辆车长处就是长处,短处就是短处,公平的和合资车、进口车比性能的时代。

就选一辆自主品牌车和合资车、进口车PK!就以北京汽车绅宝D70为例,来说说现在自主品牌的汽车达到了什么水平。

先附一张自主品牌汽车开爆表的仪表盘的图,能跑到250km/h,在进口车里要多少价位的车才能达到呢?在中型轿车里要多少价位的车才能达到呢?

下面进入正题:

先说这车的技术及生产线。

在金融危机时,北京汽车公司耗资十多二十亿收购萨博公司两个整车技术,(萨博只是没有打进中国市场,在中国知名度并不高,萨博的安全性比沃尔沃还高,而且性能出众,像福克斯那么大的车的售价是与宝马5系、奔驰E级相当的,而有宝马3系那么大的车的售价更高,因为他的性能确实非常出众),并聘请萨博的专家,按照萨博的生产线,在中国耗资数百亿建设了一条与萨博一模一样的汽车生产线,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80%,达到世界先进生产线的水平。制造工艺已经十分不错了。

再说说这个车的配置及调教:

发动机采用萨博9-5的发动机,具有250匹马力350牛米扭矩,是地球上少有的能长时间在950温度下稳定运行的发动机,涡轮1200转便可介入。

底盘采用萨博9-5的底盘,底盘十分扎实,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前后防倾杆,前后副车架,后轮随动转向技术,请英国MIRA公司进行操控调教,操控十分优秀,方向灵敏,指向精准,高速连续过弯底盘稳定。

变速箱采用爱信5速手自一体高抗冲变速箱,最高能抗550牛米扭矩的冲击,萨博9-5也采用这一变速箱,不过5速手自一体确实传动效率低,不过这变速箱与发动机配合的不错,换挡挺平顺的,换挡逻辑也不错。

空间 4861*1820*1425的空间,完全达到中级车水平,530升后备箱,后排可以翘二郎腿。

轮胎采用米其林PS3 235/45 R17 94Y轮胎,轮胎最高速度等级为300km/h。

刹车盘采用通风盘式刹车,刹车片与奔驰一样都采用德国ATE公司的刹车片,特点都是初期会掉黑色粉末到轮毂上,不过都是随便一擦就掉的,BOSCH公司调校的刹车系统。

车载音响采用BOSE殿堂级11+1音响,奔驰、奥迪(A6、A8)、保时捷卡宴都是采用BOSE音响。

真皮座椅、座椅加热、座椅通风、胎压监测、定速巡航、GPS导航、倒车影像、前后雷达、氙气大灯、大灯清洗、车载电话、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上坡辅助、方向盘换挡、并线辅助、盲区检测……配置都有,十分丰富。

蓄电池为70Ah

上面还只是参数,要看看表现才能说明问题。

1,动力表现

绅宝D70 2.3T 豪华版?

0-100km/h提速成绩,7.78秒。

0-400米直线加速赛时间,15.46秒,尾速147.72km/h。

官方最高车速240km/h。

大众迈腾2.0T 至尊型

0-100km/h提速成绩,7.61秒。

0-400米直线加速赛时间,15.52秒,尾速147.56km/h。

官方最高车速230km/h。

别克君越 2013款 2.0TSIDI 智享旗舰型

0-100km/h提速成绩,7.87秒。

0-400米直线加速赛时间,15.97秒,尾速146.33km/h。

官方最高车速235km/h。

沃尔沃S60L?2.0T T5 智越版

0-100km/h提速成绩,7.79秒。

0-400米直线加速赛时间,15.74秒,尾速144.25km/h。

官方最高车速230km/h。

雷克萨斯IS 2013款 250 尊贵版

0-100km/h提速成绩,8.35秒。

0-400米直线加速赛时间,15.94秒,尾速143.55km/h

官方最高车速225km/h。

宝马5系 2014款 525Li 豪华设计套装

0-100km/h提速成绩,7.02秒。

0-400米直线加速赛时间,15.41秒,尾速146.76km/h

官方最高车速237km/h。

奔驰E级 2014款改款 E 260 L 运动豪华型

0-100km/h提速成绩,8.14秒。

0-400米直线加速赛时间,15.86秒,尾速142.61km/h

官方最高车速230km/h。

2,操控表现

操控表现第一部分:绕桩姿态,检验底盘扎实程度,侧倾大会影响汽车重心导致汽车失控。

绅宝D70 2.3T 豪华版 18米绕桩65.01km/h时的绕桩姿态

大众迈腾2.0T 至尊型?18米绕桩63.98km/h时的绕桩姿态

别克君越 2013款 2.0TSIDI 智享旗舰型?18米绕桩的绕桩姿态

沃尔沃S60L?2.0T T5 智越版?18米绕桩的绕桩姿态

雷克萨斯IS 2013款 250 尊贵版?18米绕桩的绕桩姿态

宝马5系 2014款 525Li 豪华设计套装?18米绕桩的绕桩姿态

奔驰E级 2014款改款 E 260 L 运动豪华型?18米绕桩的绕桩姿态

操控表现第二部分:100km/h-0刹车距离

绅宝D70 2.3T 豪华版 37.43米(这成绩与他采用米其林PS3 235/45 R17 94Y轮胎+BOSCH公司调校的刹车+通风盘式刹车+德国ATE公司刹车片不无关系)

大众迈腾2.0T 至尊型 39.74米

别克君越 2013款 2.0TSIDI 智享旗舰型 39.58米

沃尔沃S60L?2.0T T5 智越版 39.23米

雷克萨斯IS 2013款 250 尊贵版 40.87米?

宝马5系 2014款 525Li 豪华设计套装 ? 38.03米

奔驰E级 2014款改款 E 260 L 运动豪华型 38.76米

安全性:

上述车不是都测试过安全性,但是沃尔沃的安全性是全球闻名,在C-NCAP测试中,沃尔沃S60L以58.2分刷新了C-NCAP的最高分记录。而其中的那辆自主品牌车绅宝D70,超过一半以上的车身结构采用特种硼钢,驯鹿角式车身结构,在C-NCAP测试中也获得了56.1分的高分,他的安全性绝对能够令人放心。

综述,拿来比较的这辆自主品牌车在动力、操控性都详细的和这些三五十万的合资车、进口车进行了对比,不论动力还是在操控性方面都取得中上游水平的位置。可是这辆车的标价仅21.58万,优惠下来实际裸车价仅15万多点。

再大体上看看这辆车的制造成本,购买技术接近20亿元人民币,建设生产线几百亿人民币。2013年全年这车销量10011辆,2014年目前有5000辆不到点的销量,总的就按15000辆销量来算,全部按无优惠的21.58万来算,目前总的销售额也就是32.37亿。就算他0成本,现在也明显是亏着的,而实际上能造出可以与三五十万的车比性能的车,成本也不会比三五十万的车低。这样的汽车厂商是如何支撑这样的车走到今天的,完全就靠合资中暴利的利润。他在合资里制造国产奔驰、国产现代,赚到的钱都基本投到树立自己的品牌上来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企业生产产品的售价底线是这个产品的成本,不算技术投入不算生产设备投入的成本,价格再低也至少生产下来要能够维持继续生产,能够维持买材料,发工人工资。也就是说那些售价三五十万的车的实际成本也不会超过二十万,但是卖给中国人就是要那么贵,这就是暴利!要知道在美国宝马、奔驰售价也就2万美元多。在中国合资的宝马、奔驰也不比进口的便宜多少,而且还有减配的行为。

在中国市场汽车为何售价这么贵?很多人以前的解释是中国汽车进口关税要收300%,可是前年,中国已经把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到42%,可是进口车降了吗?并且合资汽车需要上进口税吗?

还是那句话,商人终究是商人,一件东西他卖100万能销量好绝不只卖99万,甚至还在想着怎么卖150万,哪怕成本只有10万。

就对比下国外宝马、奔驰的售价就可以看出,确实那些所谓售价三五十万的车成本确实低于二十万。

除了上面的提到的绅宝D70 2.3T 豪华版这款车,中国现在很多自主品牌车都处于这么一个情况中。

绅宝D60 1.8T 采用萨博9-3的底盘,萨博9-3的发动机缩缸版,在底盘上做了修改,拉长轴距。

一汽奔腾B70采用马自达6的底盘,一开始也是马自达的发动机,后来改款为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一汽奔腾B90采用马自达6的底盘进行改造加长,同样是自主设计的发动机,达到204匹马力260牛米扭矩。

上汽荣威950采用君越的底盘,雪佛兰的发动机。

长安睿骋采用凯美瑞的底盘,大众1.8TSI发动机改进研发而来。

比亚迪秦采用自主研发的1.5T发动机和自主研发的双离合,还有一台110KW的自主研发的电机,和一款自主研发的铁锂电池,安全性极高,比特斯拉那种经常自燃的电池安全多了!

PS:本来想用比亚迪秦的0-400米来虐合资车、进口车的,但是用发动机+电机去欺负发动机,感觉有点不公平,自主品牌车又不是只有比亚迪秦拿得出手。而且车子好不仅是要动力强,操控好其实更重要,刹车也十分重要,比亚迪在操控方面确实有所欠缺,所以我就换了一辆来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错的自主品牌车,就不一一列出。

但是上面提到的这些自主品牌车也就之前提的绅宝D70在2013年年销量过万,其他的销量就几千。难道他们的性能、质量、用料没高于同价位的合资车吗?

现在自主品牌车有能力造好车,但是消费者就是认为自主品牌车差。自主品牌车企哪怕造出好车来了,消费者也不买单。只会一味的看见国产就觉得低级,都不去了解下就下结论。

就像两个毕业生,一个是通过自己实力考进国内大学读书,另一个是实力底下高考考不上国内大学,但是凭借家庭背景及经济实力去海外留学归来。去应聘工作时用人单位就凭毕业证不是海龟就否定一个人。

PS:这里只是一个例子,我知道大部分的海归都是凭实力出去的,只是有一小部分人是自身能力不足,凭家庭实力进的海外大学的。这里指的只是那一小部分不是凭自身能力留学的人。

消费者看一辆车的好坏,不要看到是国产就说不行,看到是合资就高上大,可是有多少消费者真的去比较过两个车的性能、质量、用料吗?

韩国为何这几年汽车发展起来了?

韩国的起亚、现代的质量其实并不怎么样。现在美国形容一辆车质量差都是用韩国车来形容。

韩国底盘异响、中控异响、天窗漏水……小毛病不比自主品牌车少。

前几年韩国车的造车能力与中国的不相上下。

但是人家韩国消费者就认为韩国车好,都很支持韩国车,同样的价格宁可买起亚K5也不要大众迈腾,宁可要现代索纳塔8也不要丰田凯美瑞。

以前还有个笑话,地球上只有韩国人说韩国车好。

结果现在呢?中国也有不少人说韩国车好了,可是事实上小毛病什么的韩国车真不少。

我说这么多只是希望中国的消费者不要一见到自主品牌车就说差,一见到合资车、进口车就说好。

到底哪辆车好,哪辆车差请认真的客观的对比一下再下结论。

反垄断法的出台对4S模式的影响大吗?具体的原因有那些?

在我国汽车销售行业,4S模式对整顿、净化市场的作用功不可没,消费者恰恰是在4S模式的销售规则中享受到了正规的服务。现在的大卖场形式,也往往有4S店做后盾。与鱼龙混杂的各色市场形式相比,4S模式的优势自现。虽然4S模式也并非没有缺陷,不然欧盟也不会提出打破这一模式,以更开放的模式取而代之,但在我国目前没有“汽车三包”、投诉又往往无果的状况下,4S模式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就连欧盟新政出台后,许多厂商一直在抵制,部分政府也支持厂商的抵制行动。

通过反垄断法改变汽车行业存在的不尽合理或者争议较大的问题,对汽车业更好地发展自然利大于弊,但在目前的形势下,想单纯地依靠反垄断法来革除问题,并不现实;尤其对于那些存有争议的问题,只想一刀割除,不计后果,更是行不通的。

反垄断法变不了汽车大局 4S模式尚有可取之处

最低限价实际上本来就是矛盾统一体。虽然最低限价限制了经销商采取更接近实际市场的价格战略,但它也恰恰保护了在市场混战状态下的所有经销商的共同利益。为了减少库存,在市场不好时,经销商赔钱卖车的窘境早已屡见不鲜。而为了保证利润,同一地区的同一品牌经销商、同一细分市场的不同品牌的厂家,都曾主动制订过价格联盟。由此来看,最低限价不会因为反垄断法而取消,就算是名义上取消了,也会改头换面重新再来。

文章标签: # 汽车 # 品牌 # 自主